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與父母相處,與外界的接觸機會不多。當孩子逐漸與外界接觸時,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有一點外向性,這可急壞了很多的父母們,那么,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怎樣教育性格內向的孩子呢?
一、父母要盡量抽出時間陪孩子。當孩子放學回家時,家長們應該主動地與孩子接觸,讓孩子講講在學習里的生活。多和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跟孩子在一起時,多擁抱、撫摸、親吻孩子,讓身體的親密接觸傳遞愛的信息,使孩子更加有安全感。
二、引導內向性格的孩子多表達。溝通是人與人交往最好的方式,內向性格的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差,但不像外向性格的孩子爭著說話,他們比較被動,寧愿做聽眾。家長需要察言觀色,給他們安全感,多加引導,那么他們也是樂于表達的。
三、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在與自己的同齡人交往時,孩子變得輕松、自由,很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因此,性格內向的孩子,建議用節日里孩子們的父母,走訪親戚和朋友玩或去公園、游樂場,讓孩子與同齡的孩子,引導、幫助孩子和他們一起在一個友好的游戲,讓孩子們體驗和別人快樂。
四、父母們不要催促孩子做決定。內向的孩子凡是都會多思考一下,所以反應總是慢半拍。因此在他們解決問題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最好不要去催促孩子,要讓孩子們有足夠的時間考慮。
五、對于內向的孩子,父母鼓勵他們“走出去”,創造條件讓孩子獨立做事,比如買東西、去鄰居家、借東西等等。經過一段時間后,孩子的性格會比以前更加外向,可以讓孩子更大膽地接觸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東西,這樣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增強自信心,塑造個性,孩子的性格開始逐漸的不再內向,變得活潑開朗起來。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勇敢還是博愛,只要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就是好的。我們父母們要做的就是學會欣賞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運用自己的優勢,并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自信,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