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們反映,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了。孩子產生了很強的厭學心理,這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甚至會危害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讓家長們揪心不已。那么,家長們應該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呢?
一、在生活中,父母們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要理解孩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良好溝通,是親子教育至關重要的環節。只要孩子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父母們才能及時了解孩子每種變化的原因,進行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
二、積極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樹立科學育兒的觀念。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修養,盡力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睦、富足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要講究科學、適當,父母們的“棍棒”教育和“寵溺”教育都是極端化的做法,不可取。家庭教育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品行、習慣、心理等方面的培養,千萬不要一味地攀比成績,而讓孩子進各種補習班。
三、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梢耘c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眾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孩子,他的學習一般也不錯,因為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由于有特長、有興趣,孩子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
四、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評價的能力并不成熟,常常會過高估自己,所以他們容易制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學習目標,經歷多次失敗的打擊,容易使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對此,父母應當客觀評價孩子的能力,協助孩子把諸如考名牌大學這樣的大目標,劃分為各個階段逐步實現的小目標。小目標的制定應該遵循孩子經過努力就能達到的原則,促使孩子在每個階段目標實現的喜悅中體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同時提髙孩子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