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那可真所謂的就是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們就給什么,孩子說什么父母們就聽什么。父母們把孩子都寵著非常的任性,無理取鬧。甚至孩子有些脾氣還是非常的不好。慢慢的就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那也經常就是自我為中心的。那么,作為父母們的我們,應該如何糾正孩子無理取鬧的壞習慣呢?
一、作為父母有必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既是友善隨和的,同時,又是有權制止他們的無理取鬧行為的。父母千萬不能一貫縱容孩子,這樣孩子將不會有滿足感。適當地拒絕孩子,會使孩子學會與人相處時,要給孩子講道理,不能為所欲為。寵壞了的孩子,即使在自己家里也不會感到幸福,一旦孩子們進入社會,肯定會感到與他人格格不入,他們會發現沒有人愿意與自己相處,因為別人都不喜歡他無理取鬧,自私自利。父母若堅持一貫要求,孩子就能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約束自己。
二、當孩子哭鬧時,父母們不予理會。有時候孩子會存心想試探父母們而故意哭鬧,此時父母們只要站穩立場,孩子看看沒有指望控制父母了,會安靜下來,就不會再任意哭鬧了。孩子因為得不到某一樣東西而大發脾氣,千萬不要為了讓孩子安靜而把東西給他。如果一發脾氣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以后孩子就會更隨心所欲地亂發脾氣。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鬧,父母們忍受不了孩子的叫聲時,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做聲音大的活動,例如吸地板、釘東西。不要理會孩子哭鬧時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要讓孩子明白,叫喊沒有用,只有好好說話,爸爸媽媽才會注意聽。
三、父母們要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些孩子的無理取鬧是因為情緒發育不健全造成的。孩子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纖維髓鞘尚未完善,表現為興奮比較容易泛化,興奮強于抑制,反應不精確,所以外界較小的刺激都極易引起孩子的興奮而難以自制。對于這樣的孩子,可以通過心理訓練的方式來改善他們的感覺系統,使他們的情緒發展與心理素質發展相協調。
四、父母們要確立家庭規則。孩子經常未經過父母的同意就隨意拿水果吃,或是自己開電視看,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父母也不能聽之任之。一些生活中的規矩應早早為孩子定立,如果父母繼續縱容,等孩子到了八歲就可能出現不通知大人就外出的情況。對于家庭規則的確定,要清楚地、正式地告訴孩子。如果可能,可以將其寫下來并在家庭中公布。比如告訴孩子:“想吃糖時,應該問問爸爸媽媽,這是咱們家的規矩。”不要以為孩子一定能從父母的行為、好惡中明白所有的規定和限制。事實上,許多孩子的只知道父母對他不滿意,而不知道父母要他怎么做,難怪孩子會將父母的指責視為父母的“情緒”。不少孩子抱怨父母整天對著他發脾氣,真心地感到自己很無辜。另外,每個人對同一規定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家庭的規定必須很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