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與肯定孩子現在已經是父母們的共識,許多孩子身上出現的不良行為大多數的原因都是在成長之中缺乏父母們的鼓勵與肯定。那么父母們們應該如何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們建立起自信心呢?
一、父母要給孩子展現能力的途徑與機會,讓孩子們找到自身的長處,而不是事事覺處孩子太小,做不了,因此替孩子們做了。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比如:在兩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幫大家擦桌子時,父母卻說“別動,你擦桌子會把花瓶打碎的。”這樣就很打擊孩子們的自信心了。在孩子成長之時,孩子的衣服穿反,吃飯撒的到處都是,這是成長中的過程,父母們要多了解孩子們的成長特點,而不是制止孩子。
二、父母在生活中,應少些批評、多些指導孩子。當孩子出現過失或不足時,父母們不問原因,就直接批評孩子,會導致孩子越來越缺乏自信。因此,當發現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們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幫助孩子提升自己的能力、心靈成長的機會,父母們一定要善加利用,耐心指導,孩子各方面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自信心也在不斷增強。
三、父母們要幫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用發現的眼光看孩子,父母們將會發現一個讓你驚奇的孩子,所以我們父母們一定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并以此幫他們樹立信心。以激勵孩子下次做好,但請不要打擊孩子們的信心。
四、有的父母們過于強勢,對孩子只是一味的要求必需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生活,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很難有自信,所以父母們要改變,把要求變成與孩子商量,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動腦解決問題,有機會參與一些事情的抉擇,逐漸的,孩子的心智就會越來越自立,也就自信起來了。
五、孩子需要父母們的鼓勵與肯定,但不同的孩子是需要不同的方法。父母應該找到孩子能承受的程度與原因,仔細辨別。有的孩子在做一件事距離自己能力比較遠時,父母的鼓勵有可能會達到相反的效果,因此父母們應該做的是給予手把手的指導孩子。每個孩子在不同環境中成長,身體、心理發展是不一樣的,所以還需要父母們要多學習以便對孩子充分了解,運用不同的方法讓孩子更有自信。